您现在的位置:

养生禁忌 >> 正文 >

如何不得糖尿病

如何不得糖尿病北京军海癫痫病医院

吃肉前喝两勺醋

吃大鱼大肉等高热量食物前喝两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如不习惯喝醋,最好饭前吃点放醋的凉拌菜。

减轻5%的体重

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锻炼,但只要体重减轻5%,患糖尿病的危险就会降低70%。

每天走路35分钟

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时,每天35分钟,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

多喝咖啡

每天6杯咖啡,糖尿病危险降低29%—54%;每天4—5杯,降低约29%;但每天1—3杯则几乎不起作用。

一周吃快餐不超过2次

每周吃快餐2次以上,身体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

2、糖尿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3、糖尿病临床表现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糖尿病的危害

危害一、导致机体脱水及高渗性昏迷

高血糖致使大量葡萄糖随尿排泄,引起渗透性利尿,导致机体脱水。脱水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引起细胞内失水,脑细胞失水可引起脑功能紊乱直至昏迷,临床上称之为”高渗性昏迷"。

危害二、导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高血糖时,病人的尿量明显增加,并从尿中带走大量电解质,导致电解质紊乱。同时,由于高血糖病人存在糖的利用障碍,转而通过分解脂肪产生能量,伴随着脂肪分解,酮体生成增加,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危害三、导致胰岛功能衰竭

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出现高血糖,将导致胰岛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更少和病情进行性恶化。

糖尿病怎么治疗

1、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可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可以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主要有磺脲类药物、双胍类降糖药、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注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等。药物疗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但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消瘦、腹痛等不良反应,因此,要慎重选择。

2、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控制病情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每一天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可以多食用低热量的食物,比如白菜、黄瓜、冬瓜、豆腐、豆芽等,也可以吃一些脂肪低热量低的肉类,比如瘦猪肉等。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少油、少盐、少糖为主,才可以起到饮食控制糖尿病的作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分类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分类有糖尿病足

是感觉神经病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皮肤干燥,皲裂,小血管病导致的肢端缺血以及肢体痛觉缺失和关节变形引发的足端位置觉异常有关,临床表现为足趾,足跟和踝关节等处经久不愈的溃疡。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分类有糖尿病性肌萎缩

急性或亚急性近端型运动神经病又称近端糖尿病神经病或瘫痪性糖尿病神经炎,糖尿病性肌萎缩其发生率为0.8%,肌活检病理表现为散在或成小群的肌纤维萎缩,两型纤维均可受累,以1型为主,有时可见靶纤维,肌间质明显增生,神经活检可见轴突变性和脱髓鞘改变同时存在,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以近端肌肉和脊旁肌的神经分支受累为主,而远端很少受累。

3、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是DPN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隐袭起病,缓慢发展,临床表现对称,多以肢体远端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可呈现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早期即可有腱反射减低,尤以双下肢为着,可伴有自主神经受损表现。早期肌无力和肌萎缩通常不明显。

4、糖尿病自主神经病

以自主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一般隐袭起病,缓慢发展,表现有排汗异常、胃肠道症状、性功能减退、排尿困难、直立性低血压以及静息时心动过速等。由于小纤维受累,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时可无心前区疼痛的表现,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猝死的风险增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检查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检查有电生理检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可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末端运动潜伏期延长,反映周围神经脱髓鞘性损害。肌电图检查可见动作电位波幅下降,反映轴突变性。F波潜伏期传导速度、波幅和时限的改变可反映近端神经的病变,弥补远端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不足。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检查有脑脊液检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可有蛋白升高,平均0.6g/L,很少超过1.2g/L,以球蛋白升高为主有电生理检查异常,但无临床症状的亚临床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很少有脑脊液蛋白升高。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检查有针极肌电图检查

针极肌电图检查可见异常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募集减少。针极肌电图能够证实运动神经轴索损害,发现亚临床病变,并协助不同神经病变分布类型的定位。在以自主神经或感觉神经受累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变,针电极检测的阳性率较低。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病因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病因有组织蛋白糖基化

血糖升高可引起组织蛋白发生糖基化,糖基化蛋白终产物不仅是造成糖尿病全身性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而且还可破坏外周神经的髓鞘结构,引起髓鞘脱失,微丝,微管蛋白的糖基化可导致轴突变性,糖尿病患者这种组织蛋白的糖基化过程在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仍可继续进行,造成持续性的周围神经损害。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病因有肌醇代谢异常

肌醇是合成磷脂酰肌醇的底物,而磷脂酰肌醇不仅能影响细胞膜Na -K -ATP酶的活性,而且还是细胞跨膜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细胞对肌醇的摄取需要一种Na 依赖好的抗癫痫病药物性载体,肌醇与葡萄糖的结构相似,高血糖可竞争性抑制Na 依赖性载体,减少细胞对肌醇的摄取,使细胞内肌醇水平下降,直接影响神经结构和功能。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病因有山梨醇果糖代谢障碍

高血糖可使周围神经施万(雪旺)细胞内的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加速葡萄糖转化生成山梨醇的过程,山梨醇又在山梨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生成果糖,使山梨醇和果糖在细胞内过多积聚,引起细胞内渗透压增高,水钠潴留,结果导致周围神经神经膜细胞(雪旺细胞)坏变,髓鞘脱失和轴突变性。

糖尿病并发症哪些是重疾

1、糖尿病并发症神经病变

多见周围神经病变,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呈对称性小腿或下肢疼痛。以后累及运动神经,肌张力常降低。早期腱反射亢进,晚期减低而消失。植物神经累及后可有泌汗异常、体位性低血压、尿潴留、顽固性腹泻、瞳孔异常改变等。

2、糖尿病并发症眼部病变

白内障、视网膜病变。早期毛细血管扩张形成微血管瘤,晚期呈增生性病变,严重者可致失明。

3、糖尿病并发症肾脏病变

包括肾小球硬化症、肾动脉硬化及肾盂肾炎。前者主要表现为间歇蛋白尿、浮肿,晚期出现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严重反复感染时可出现高热、腰痛、血尿等肾乳头坏死症状。

4、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病变

包括心肌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下肢闭塞性脉管炎可致间歇性跛行及下肢疼痛、坏疽。部分患者可并发无痛性心肌梗塞、心律紊乱及心原性休克而猝死。

5、糖尿病并发症皮肤感染

常见皮肤化脓性和真菌感染,其次为结核、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

6、糖尿病并发症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生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未经治疗、治疗中断或存在应激情况时。糖尿病病人胰岛素严重不足,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脂肪酸。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氧化,其中间代谢产物酮体在血中的浓度显著升高,而肝外组织对酮体的利用大大减少,导致高酮体血症和尿酮体。

7、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

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引起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糖尿病并发症如何治疗

1、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治疗

首先要普及糖尿病知识,控制饮食,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关于药物选择:肥胖患者或肾功能尚好者,可先用双胍类,效果不好时与磺酰脲类合用。非肥胖病人,首选磺酰脲类,效果不佳时与双胍类合用。若两者同用效果差时,可并用胰岛素,辨证选用黄连素片、六味地黄丸、生脉饮口服液,使血糖控制在6mmo1/L以下,餐后在8mmol/L以下。

2、神经病变

早期控制糖尿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者可逆转恢复正常,但感觉神经疗效较差。神经痛者可试用卡马西平每次0.2g,每日3次,可暂时止痛。 甲钴铵片0.5mg,每日3次,可取得疗效,中医可采用针炙辨证治疗,中药用理气活血止痛的血塞通、脉络宁等治疗。

3、足溃疡

主要由于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加以局部受压甚而损伤所致。与其他慢性并发症一样,预防重于治疗。患者每日晚上要用50~60℃温水洗脚,然后用干毛巾吸干趾缝间水分。

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1、与医护人员配合,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口服降糖药、中医中药、胰岛素)疗法。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而定,但是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十分重要。

2、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长期坚持饮食疗法,少吃动物脂肪,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等。必要时使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3、适当的运动对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有较好的作用。应长期坚持锻炼。有严重心、肾等并发症者活动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调整体重。肥胖是长寿之敌,是多种疾病的温床,肥胖与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肥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良好的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对良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时,加服降血压药,有效控制血压。

6、不吸烟,不饮酒。

7、建立正确、有规律的糖尿病饮食。

8、定期进行眼底、心电图、肾脏及神经系统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治疗。

© http://zs.ipkhm.com  平菇养生网    版权所有